湖北日报讯(记者彭一苇、通讯员金雅杰、刘成旺)越来越多的湖北企业走上绿色低碳发展道路,催生了一种新的刚需。9月8日从国网湖北电力获悉,今年1-8月,湖北绿电交易电量超19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(下同)60%,绿证交易175万张,增长33倍,湖北企业借市场之力“增绿减碳”更加得心应手。
绿电是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风电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,由于绿电具备成本和减碳方面的优势,近年来大型企业加大了采购力度。如江汉油田今年上半年绿电交易累计量达到5020万千瓦时,增长近5倍。武钢年绿电采购量近10亿千瓦时,每年可减少碳排放59万吨。
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,是绿电的“电子身份证”,是用于认定与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、消费的凭证,1张绿证通常对应着1000千瓦时的绿电。企业购买绿证之后,能精确反映企业使用的绿电规模和来源。绿电、绿证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。

国网湖北电力工作人员走访潜江市广华安康纯净水厂,为保障企业生产用电、推广绿电绿证业务提供现场服务。(吕沛、范玉杰 摄)
目前,湖北的风电、光伏装机规模已经占全省总装机的四成以上,电力“含绿量”持续提升。湖北创新市场机制,打通不同市场。2022年,开辟了省级电碳联动市场。2023年,湖北组织了全国首场“电——碳——金融”三市场协同绿电交易试点。2024年,湖北“电——碳——金融”三市场协同正式运行,湖北企业能通过碳配额质押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,用于购买绿电,买回来的绿电可抵扣碳配额,实现多方共赢。
去年,湖北累计绿电成交电量超过20亿千瓦时,增长7.6倍,交易绿证超过328万张,增长57倍。全省20多家参与三市场协同的企业累计签订了2.75亿千瓦时绿电购买合同,电力用户获得1.4亿元低息贷款,可最多抵扣19.6万吨碳排放。
“从今年前8个月绿电绿证交易增速来看,市场化机制不仅有力促进了新能源消纳,也有效引导企业加大碳减排力度。”湖北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张威说。今年1-8月湖北完成超19亿千瓦时的绿电交易,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100万吨。
如今,湖北绿电交易按月开市,形成省间、省内、年度、多月、月度、月内的全周期交易格局,24小时全时段交易,能够满足各类用户差异化需求。同时,国网湖北电力建立了全省的可再生能源基础档案,保障绿证的准确性和权威性。开发了绿色消费核算平台,精准记录和管理用户的绿电使用行为。在全省地市均设有绿电绿证服务站,构成了全省一体、高效联动的服务网络,交易绿电绿证越来越方便。